作者按:事到如今,想学俄语的想法产生于高中毕业时这一点已经说不出口了。
那么这一篇大概记录一下俄语的发音规则和调型。不过当然不准备放上录音或者记录一下每个字母的发音之类的,那太麻烦了。这里只简单记录一下一些要点和特殊发音规则。至于为什么上一篇德语入门能直接开始写语法而俄语不行呢,哈哈(
字母表和拼音总表
总归先把这个放上来备考。

以及印刷体的大小写字母:
йцукенгшщзхфывапролджэячсмитьбюёъ
ЙЦУКЕНГШЩЗХФЫВАПРОЛДЖЭЯЧСМИТЬБЮЁЪ
发音规则
元音,辅音,和软音/硬音符号
元音字母包括:а у о ы э я ю ё и е
辅音字母包括:й ц к н г ш щ з х ф в п р л д ж ч с м т б
其中,对立的清浊辅音:к-г,с-з,ф-в,п-б,т-д,ш-ж
除了某些例外,当辅音字母与а у о ы э相拼时发硬音,与я ю ё и е相拼时发软音(舌中部向上腭抬起)。
例外:ш ж ц只有硬音,щ ч й只有软音(虽然ш和щ,ц和ч看上去像是相对的硬辅音和软辅音)。
软音符号和硬音符号:ь ъ,不发音,起分割音节作用,ь还将它前面的辅音变成软辅音的作用。
(虽然软辅音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明白就是了)
а 和 о 的弱化
重音下:正常读;
词首或重音前第一音节:读若短而弱的 а;
其他音节:更短更弱的、介于 а 和 ы 之间的音。
э 和 я 的弱化
重音下:正常读;
重音前第一音节:读若短的 и;
其他音节:更短而不清晰的 и;
特别的,я 在重音后音节和词末读若 а 和 ы 之间的音。
辅音的清化和浊化
词末的浊辅音读成对应的清辅音(没有对应的就算了)。
清浊辅音相邻时,按后一辅音的清浊确定两辅音的清浊(注意前置词与词的连读)。
特殊音组
前者读作后者:
вств—ств,стн—сн,здн—зн,рдц—рц,сч/зч—较长的щ, чн—шн,чт—шт, тс—ц,ться/тся—较长的ц,(о/е)го—во
其他
ш 和 ж 不与 я ю 相拼,与 ё и е 相拼时, ё и е 分别读作 о ы э。
调型
先摸了,之后补充。俄语中,声音高低、强弱和长短的变化会代表不同的意义和感情色彩。句子中不同的声调运动代表不同的意义(就类似于英语中一般疑问句最后读升调一样),这些声调运动可以分为四个调型。
俄语中,一个句子按声调可以笼统分为三个部分:中心前部,语调中心和中心后部。前部和后部有时会缺失。
第一调型
主要用于陈述句。中心前部用中调读,语调中心声调降低、中心元音读得更长,后部声调低于中调,句末的音节可以再降。例如:Э-то- до\ма-. --\-
第二调型
用于带疑问词的疑问句(类似于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)。中心前部用中调读,语调中心声调稍微升高、重音加强,中心后的声调降低。如果语调中心在句末,则声调在结束前开始下降但不降低至中调以下。例如:Кто* ест- суп-? *--
用于祈使句和表示感叹或情态意义的句子。此时语调中心声调提高,然后急降, 重音加强。呼语在句首时,自成语段;若在句末,则并入前面的语段作为中心后部。例如:Доб-рый- ден/\ь! --/\; Доб-рый- ден/\ь, Ни-на-. --/\--; Ни/\на, |Доб-рый- ден/\ь! /\|--/\
第三调型
用于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(类似于英语中一般疑问句)。中心前部用中调读,中心声调急剧上升,后部声调下降。例如Э-то- до/ма\? --/\。注意此时提问内容和语调中心对应。
用于重问句。
用于带连接词 или 的疑问句。此时 или 前用第三调型,后用第二调型。
用于不带疑问词的复合提问句。此时主句用第三调型,从句归入中心后部,逗号处不停顿。例如:Ты- зна/ет-е-, где- Ни-на-? -/-----
用于表示请求的祈使句。
用于重复对方问句的反问句,此时语调中心移动到最后一个词上。
第四调型
用于不完全疑问句(带对别连接词 а 的不完全疑问句)。中心前部用中调;若语调中心在句末,则用降升调,即从低于中调的声调开始上升,中心元音拖长;若有语调后部,则中心声调降低,后部声调升高,中心元音和句子末尾的非重读元音可以拖长。例如:А- вы/? -/; А- у- Ни_на/? --_/
用于要求色彩的疑问句(例如公事性问话)。
同时使用多种语调
第三和第四调型也可以用于多语段的句子,此时前面的语段用第三或第四调型,最后一个语段用第一调型。使用第四调型时会稍微正式一些。
第一和第三调型用于带列举成分或对比成分的句子。句中列举的内容一般自成语段,使用同一种调型。这些内容可以都使用第一调型,或前面的使用第三调型,最后一内容使用第一调型。一般第一种方式强调列举内容的相对独立性,第二种方式强调衔接性,同时口语化。
表示对比时,可以前后语调都用第一调型或前面用第三调型,后面用第一调型。前者强调对比的内容自身,而后者强调二者的对比。
Comments 1 条评论
省委居然开始学语言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