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按:最近毕业论文的事情只剩下一个答辩了,有时间考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终将我引向了集合论和元数学的一些知识。因此,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半年中或许会更新一些相关内容(当然具体情况要视我的阅读进度和怠惰程度而定)。
集合论,数学的基础,基础中的基础,这么说应该不为过。任意一本/套数学书(更准确的说,任何一本基础数学子方向的专业书)无不以对集合论的简介为开篇。这里,作者假定读者对这些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,主要包括各类定义,如:并、交、映射、有穷、无穷、可数等各类概念的定义。
映射,则是在各类数学都离不开绕不过的一个概念。借助映射,可以定义两个集合之间的等价关系。具体地说,如果在集合和集合
之间存在一个一一映射(或者用更“经典”的说法,双射),就说
和
等价,记作
。
借助等价的概念,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可数的概念,进而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结论。比如说,有理数集、代数数集,乃至可定义数集和可计算数集,以及它们之间的或自己与自己的无论叠多少次(有限次)的笛卡尔积(似乎有的地方称为直积?)都是可数的,这一切都归功于康托他那神奇的对角线法。
扯远了。关于等价性,有一条等价定理。它是说,若集合存在子集
,使得
,同时集合
存在子集
,使得
,那么
。
为什么?方便起见,我们记从到
的一一映射为
,
到
的一一映射为
。再记
。那么,在
的作用下,
将被映射至
下的一个子集
。但注意到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一一映射
,因此
将
映射到
的子集
。同样的,
又可以借助
映射到
的子集
,
又能借助
映射至
下的
……(插句题外话,证明过程中的这一步,和通过微分流形之间的一一映射(拉回和推前)来定义张量间的映射有异曲同工之妙)这样,我们就得到了
内的一系列集合
和
、进而是
中的一系列集合
。分别记:
(1)
根据这个定义,我们看到(反证法),若某元素在
中,则
一定在
中;反之,若
不在
中,则
一定不在
中。若将上述断言中的
和
对换,将
换为
,则断言也成立。
为了证明,需要给出
和
之间的一个一一映射。我们如此定义映射
:(1)若
,则
;(2)若
,则
。可以证明这个映射是一个一一映射,因为:
(1)考虑。若
或
,根据
和
的一一性,
;若
而
,那么
而
(由上一段中的断言),显然
。综上,
是单射。
(2)接下来只需要证明是满射,即对任意
,都存在
,使得
。若
,结论是显然的。若
,根据之前的断言和
的定义,设
,这样的
,因此
,即
与
对应。因此
是满射。
综上,即是
和
之间的一一映射,这就证明了等价定理。很简单吧?
从等价定理(结合其他一些定理),可以得到一些很有趣的结论,比如说:任意无穷基数都大于等于自然数集的无穷基数(若是无穷集,则
)。从直观上说,这个结论实际上指出了没有比“可数的无穷”更低的无穷了。自然数集可以看作是一条有穷与无穷之间的分界线,在一侧的集合,不论个数是多少,都至少能一个一个数出来;在另一侧的集合,连一个一个数出来都做不到;位于这条分界线上的呢,你能看得出来它很类似于有限集,因为他的元素是“离散”的,但却又有无穷多个元素。或者可以说,任何无穷集都比自然数集要更“稠密”。
而等价定理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集合基数的比较上。当然,有限集的情形是很平凡的,至少挨个数也能确定集合的基数;而对于无限集,则存在3种情况,(1)存在的子集
和
等价而不存在
的子集与
等价;(2)存在
的子集
和
等价,存在
的子集与
等价(即等价定理所叙述的情况);(3)不存在
的子集
和
等价,不存在
的子集与
等价。通过第一种情况很容易定义出
;第二种情况呢?我们不能直接说
与
之间的关系如何,因为这情况叙述的是他们子集之间的关系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如果是这种情况,那么
和
的基数相同,但是
和
等价的情况呢?因此自然需要考虑第二种情况与
之间的关系,是包含关系,还是根本就是同一种关系?那么,等价定理就说,他们确实是同一种关系。
很简单吧?
参考文献:元数学导论(我懒得按照正常的参考文献格式写了;另外,这世界上叫元数学导论的只有那一本,很容易找到x)
Comments NOTHING